【千面糧人】謝梅木以“誠”唱響糧油“山歌”
【本文轉載自“齊魯糧油”微信公眾號】【千面糧人】系列微紀錄片,是一檔真實記載糧油行業專家、糧油守藝人、糧油企業工作者、糧油系統先進人物等真實人物故事的訪談板塊。發掘社會真知,講述真人、真事、真情的糧人故事,帶您領略糧食人背后的成長經歷和心路歷程。
一滴花生油,凝結了幾代人的智慧與汗水,譜寫了山東山歌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梅木作為一位糧食人半生的執著與追求。從傳統糊香技藝的創新傳承,到用“誠心”帶領企業和鄉親們致富,榨油師傅們的山歌伴隨他一路開拓前行。
齊魯大地優質的花生原材料搭配山歌獨有的“傳統糊香食用油制作技藝”造就了山歌特色優質產品,山歌旗下糊香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調和油和各種花生制品以其優良的品質而深受消費者喜愛。
謝梅木介紹,山歌糊香技藝創始于清光緒十三年,已經有130多年歷史了。糊香技藝共有九道制作工藝:去皮、分揀、粉碎、蒸糝、炒糝、包糝、榨油、過濾、沉淀,只榨取花生頭道原汁,不進行二次壓榨。經過糊香技藝榨出的油,油色金黃,具有純天然熟花生的醇香,很受人們歡迎。
“開始遇到的阻力特別大,一方面是家人求穩,對我冒險開廠的做法很不支持;另一方面就是沒有資金,為了籌錢到處碰釘子。其實也可以理解,你想想面對一個20幾歲的小伙子,誰也不放心把錢借出去。最后七拼八湊,終于湊夠了10萬塊錢啟動資金。”
工廠開起來了,謝梅木決定大力生產糊香花生油。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山歌在商標注冊、周轉資金上接連遇到了大麻煩,整整四年,山歌損失大半,這讓初出茅廬的謝梅木感受到了創業的艱辛與殘酷。
“2003年冬天,正是收花生的時節,公司遇到了資金周轉的問題,沒錢收花生。當時走投無路,只能請求周邊的村民把花生先賒給我們,我們賣出了錢,再連本帶利的還給他們。”
謝梅木的誠信經營為山歌積下了口碑,鄉親們都覺得“謝梅木人實在”。正是這份信任幫助“山歌”度過了難關,也讓謝梅木意識到了“以誠經營”的寶貴。
為了回饋鄉親們的關照,謝梅木制定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路子,帶領鄉親們一起闖市場,這樣一方面花生品質得到保證,鄉親們也能得到可觀的收入,實現共同致富。
通過與農戶簽訂花生種植定單,山歌直接帶動周邊花生種植戶5000余戶,扶持農村青年創業30余人,帶動當地經營個體農戶40多家,成立小企業6個,通過招工,解決200多人就業。
為了解決糊香技藝的標準化問題,謝梅木帶領山歌技術團隊自主研發了糊香技藝榨油機,不僅在保證品質的同時,讓手工榨油實現量產,還在傳統技藝上進行“安、鮮、醇”的內在品質創新。與山東農業大學專家團隊合作,研發出臭氧去除黃曲霉毒素技術,確保每一滴花生油都是最新鮮的味道。
2016年,山歌“傳統糊香食用油制作技藝”被認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年12月山歌公司改制為山東山歌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在齊魯股權精選版完成掛牌。2017年,山歌傳統糊香花生油入選第四批山東老字號,以糊香食用油制作技藝生產的高質量產品在山東16地市均有銷售,并影響和擴大到北京、上海、廣州、福建、香港、臺灣等地區,“山歌”花生油成了熱銷品牌。
對內把控質量,對外發展品牌、開拓市場。謝梅木介紹:“我們產品的環保一次性包裝是業內獨一無二的,在參加‘齊魯糧油’組織的北京、上海、福州的品牌宣傳活動時,我們的包裝吸引了很多人駐足,引起了很多經銷商和業內同行的關注。另外,我們與“好糧有網”合作開發了B2C程序,實現了拼團、定制、分銷、直播等功能,進一步向新零售模式邁進。”
“目前山歌逐步實現了機械化、現代化生產,在管理水平、產品質量、生產效率方面都有了顯著改善。針對市場發展現狀,我們還與專業營銷咨詢公司合作,對山歌產品結構與品牌形象進行了全面規范提升,強化產品的終端形象建設。”
謝梅木說:“未來,我們將緊密圍繞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齊魯糧油”公共品牌,進一步深化山歌品牌打造,繼續在延續傳統的基礎上堅持創新,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安全、更滿意的食用油,讓“山歌”榨出的油像一個個音符一樣飄向千家萬戶!”